州农牧局扶贫从“心”开始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5-18 09:13:00

——州农牧局驻拉河柱村工作队“挂包帮”侧记

“州农牧局干部心贴心为我们寻找致富路子,手把手教我科技知识,我们脱贫致富信心更足、路子更宽了。我家今年就有希望脱掉贫困帽子。”维西县保和镇拉河柱村小马厂村民小组傈僳族老人魏增福说。

魏增福是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挂钩帮扶他家的干部是州农牧局高级农艺师和继泉。除魏增福家外,和继泉还挂钩帮扶其它3个贫困户。“和继泉是好人,我家忘不了他的深情厚谊,到现在他已经8次来到我家,详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帮我家制定帮扶计划、产业脱贫计划,产业脱贫计划已经完成两个阶段,我家用新技术种下了糯山药和百合,种子是州农牧局送的,技术是工作队员教的,我家搞好田间管理就会有收获了。”

魏增福和他的老伴今年70多岁,一家人只有儿子一个劳动力,儿媳妇是残疾人,一个孙子在外读书。老的老、残的残、劳动力少是魏增福家贫困的原因。“原以为像我这样的家庭脱贫没有希望了,”魏增福说,“工作队给我家带来了脱贫新希望。”

魏增福所说的“脱贫新希望”源于何处?源于州农牧局干部扶贫从“心”开始。州农牧局帮扶维西县保和镇拉河柱村104户贫困群众,让他们坚定了脱贫新希望。

扶志,点燃脱贫新希望。扶贫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贫困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改变。在扶贫过程中,州农牧局干部用政策的力度和温度,转作风,遍访群众,精准识别对象,走访贫困户6次以上。干部走访中做什么?先做扶志工作。“人穷不能志短,有志者事竟成。大家要教育群众转变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变苦熬为苦干。只有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州农牧局局长杨树奇在“挂包帮”干部培训会上说。

州农牧局干部在遍访中注重扶志,把贫困农民主动脱贫之志“扶”起来,把“内因”激活起来,把脱贫的腰杆撑起来。

扶智,发放脱贫致富金钥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4月26日,州农牧局召集拉河柱村贫困群众举办养殖技术培训。参加培训的贫困户老余说:“州农牧局帮扶干部帮助我家制定脱贫计划,给我家买来仔猪和糯山药、百合种子,手把手传授种养殖技术,我家摘掉贫困帽子有希望了。”

此前,州农牧局在拉河柱村举办了玉米高产技术、糯山药、百合、大棚蔬菜培训班。“脱贫不仅要有志气还要有技术。针对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继泉说。

驻村开展工作以来,州农牧局从拉河柱村实际出发,开出了治愈贫困的“药方”: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产业,打赢脱贫攻坚战。

站在地头说不如跟着群众干。2月22日上午,拉河柱村下起了大雨,中午,天气雨转阴。州农牧局帮扶干部踏着泥泞小路来到糯山药高产示范基地与群众一起查看出苗情况,并现场讲解田间管理知识。

“农牧干部和我们打成一片,他们和我们一样浑身沾满泥土。从糯山药高产技术培训到种植都是农牧技术干部带着我们干的。”老鸦树村民小组李春说,“干部都这样干了,我们哪能不加倍努力。”

“推广科技就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继泉说。

据了解,糯山药是拉河柱村传统产业,但技术落后,糯山药生产效益低。为提高糯山药生产效益,州农牧局帮扶干部手把手教贫困户糯山药高产新技术。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采用传统种植技术,每个劳动力一天能挖糯山药50斤,采用新技术栽培,每个劳动力一天能挖山药500斤。

“农牧技术干部不怕脏不怕累,从耕地到栽种再到管理都跟我们在一起劳动,现场指导我们种植百合新技术。百合苗发得好,我们看到了脱贫希望。”老鸦树村民小组贫困农民和金文说。

举措很实,成效显现。今年以来,州农牧局在加强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完成了拉河柱村高产玉米创建示范基地建设、糯山药高产基地建设、百合基地建设任务,为挂钩贫困户制定并实施产业发展计划。到目前,104户贫困户都有了脱贫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一至二人通过培训掌握一门实用技术。扶贫从心开始,有了脱贫志气,有了脱贫智力就有了摘掉贫困帽子的“心力”。“心力”强劲,脱贫致富指日可待。眼见好日子一天天临近,魏增福高兴地说:“人们说致富光荣,我家今年一定要摘掉贫困帽子,过上体面的日子。”(杨洪程)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