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迪庆产业发展与税收趋势调研报告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1-03 09:14:23

迪庆是东部藏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商转站,是云南省进出西藏的咽喉,迪庆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对促进东部藏区乃至整个藏区民族团结、维护藏区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而经济和社会发展,必然离不开税收职能作用。研究经济新常态下的产业税收,可在完善税收征管、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促进党委政府科学决策部署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为促进迪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有益借鉴。

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用经济新常态来分析和解释中国经济,普遍的观点是,经济新常态具有四个特征:一是中高速,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至8%的中高速增长将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二是优结构,新常态下,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新动力,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是多挑战,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风险因素相互关联,有时一个点的爆发也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迪庆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十二五”以来,迪庆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示范区”目标不动摇,实施“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战略,全州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生产总值由2011年的96.4亿元跃升到2015年的161.14亿元,年均增长13.88%,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位于全国10个藏族自治州前列;市场消费平稳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1年的25.3亿元跃升到2015年的41.54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74%;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由2011年的167.8亿元跃升到2015年的285.15亿元,五年年均增长23.61%;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2011年的8.6亿元跃升到2015年15.5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2.48%。

“十二五”期间迪庆经济发展具备以下显著特点:经济总量上升,但增速换档回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高,但呈下降趋势;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对拉动迪庆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新常态下迪庆产业税收情况和趋势分析

(以国税收入为例)

“十二五”期间,迪庆国税收入呈先高后低态势,增长幅度逐年下降,直到2015年才止跌回升。分税种情况看,增值税在历年收入中占比最大。分行业情况看,采矿业、水电行业和商业零售是迪庆国税增值税收入的三大主要来源,同时也间接说明国税收入主要来自第二和第三产业。主要税源行业中,唯有水电业税收保持稳步增长势头,采矿业税收持续负增长(特别是2015年,同比下降48.59),商业零售税收先高后低但逐步回升。

影响产业税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加大产业税收压力。外部环境是世界经济依然未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各大经济体增长乏力。国内环境是我国为实现经济软着陆,国家经济政策依然以稳为主,经济增长稳中趋缓。

二是经济和产业发展上的“先天不足”制约产业税收。主要表现在:经济税源单一,支柱产业少;资源型产业比重大,产业发展层次低,与节能减排、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具有一定风险。

三是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对产业税收的影响。迪庆经济增长点少、税源基础薄弱、重点税源少、新增税源少、收入增长乏力,税收优惠政策让很多产业在做大变强的同时,其在税收方面的贡献得不到具体体现。

四是重大项目的投产完工可能给产业税收带来利好消息。2015年,迪庆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四大百亿”的“产业强州”战略目标,着力培育旅游、生物、水电、矿产四大支柱产业,一批重大项目相继投产、完工,产业税收将会实现跨越式增长。

五是产业间相互带动、补充作用拓宽产业税收前景。以旅游业为例,其自身发展也带动了迪庆酒店服务业、餐饮业、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展,拓宽产业税收前景。

六是全面推开“营改增”会大幅拉升国税收入。由于税率下调、固定资产可抵扣及执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原因,“营改增”纳税人上缴的税收(主要是增值税)必然大幅下降,从而导致整个第三产业税收收入(含原国税收入和地税收入)下降。

产业税收趋势分析

当前,迪庆经济发展好的方面是经济增速虽然换档回落,但依然保持了较高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国家持续加大对藏区经济社会的支持力度,经济发展面临较多机遇。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经济起步晚、欠发达、创新少、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依赖程度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经济竞争力不强,总体处于不平等、弱势地位;地广人稀、居民消费水平不高,内需拉动经济的能力严重不足,人口红利少;地处偏远、高寒、贫穷地区,缺乏强有力带动,难以分享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红利。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对经济新常态下迪庆产业税收趋势做出如下基本判断:首先,考虑到税收优惠因素,第一产业税收增速基本维持现有状态;其次,作为迪庆第二产业的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组成部分,矿产业可能持续低迷,水电业可能保持现状或有所下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将在2015年基础上下调,占GDP比重可能降至32%左右,该产业税收收入今后几年内会呈中低速增长趋势;第三,随着交通运输(主要指丽香高速、丽香铁路的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旅游业、生活性服务业、商业会保持长足发展的势头,由此带动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该产业占GDP比重会持续增加,预计会提升到60%以上,今后几年税收收入将呈中高速增长趋势。

做好经济新常态下迪庆产业税收的对策和建议

迪庆应当在努力保持传统优势产业继续发展的同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路子,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稳中求进、扩量提质、改革创新,做大做强各种产业,推动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高各产业税收贡献率。

培植产业、促进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在培植产业、推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引路人”“搭台人”“守夜人”的作用。一是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实施事关管全局、影响深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用好用足中央、云南省对藏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变产业单一的局面,降低某一支柱产业不景气给整体经济带来的消极影响;选择现有产业外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吸收就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作为未来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产业发展活力。通过改革,推进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攻坚克难,消除制约产业发展的各种弊端,促进产业发展的质量,并借助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产业发展,努力构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最大程度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三是提升站位,改变劣势,加快发展。紧盯“一带一路”“桥头堡”等战略,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密切对外的互联互通,巩固东部藏区重要物资集散地和商转站的地位。国际、国内市场资源要素的加速流入,可为迪庆地区发展带来急需的资金、人才、信息等。

税务部门做好产业税收的对策和建议

税务部门应进一步找准税收助推产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为“转型发展、推动发展”积极贡献正能量。按照“发展产业—壮大税源—培植税基—增加税收”的逻辑关系,加强调查,认真研究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党委、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建言献策。深入开展税收分析,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税收的关系,促进税收征管与产业发展更好地协调、匹配。积极推进税制改革,在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减轻纳税人税负等方面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充分释放改革红利。

税收优惠是国家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能。短期而言,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可能造成税收收入的暂时性减收。长远来看,产业发展必然得益于税收优惠政策,无论质量和规模都会提升,进一步扩大税基,税收收入因此有可能得以弥补,甚至获得超额回报。

税务部门应当围绕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重大问题、重大改革,创新服务管理措施,提升税收服务水平。同时,不断巩固和创新纳税服务、便民办税举措,切实减轻纳税人负担,促使纳税人“轻装上阵、快速前进”,这对促进产业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和亚军 和金亮)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