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初探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6-29 09:31:19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道路。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重中之重。绿色发展首要任务是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同时也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保持适度中高速发展的动力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和推进绿色发展有着内在必然的联系,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有效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加快推动绿色生产体系的形成。绿色发展可以促进社会消费方式转变,推动技术更新,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和要求,绿色发展更是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迪庆州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民族文化多样性、地质地貌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储藏区、生态环境屏障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示范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通过多年的努力,迪庆州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但从整体上看,由于受特殊的气候条件、历史原因、资源开发、人为破坏、投入不足和保护建设手段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迪庆州生态脆弱,经济规模小,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作为后发地区,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发达地区经验的优势。因此,迪庆州要保持“香格里拉”的优势和品牌,努力成为全国藏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就要通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绿色化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融合,走出绿色窘境,跳出资源陷阱,破除环境怪圈,走有迪庆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一、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理念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克服人类对自然的过分依赖,又要尽量避免人与自然的紧张对立,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而绿色发展就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解决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对于生态比较脆弱,生态功能又非常突出的迪庆州来说,要守护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就必须树立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眼前的短期利益,一定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在思想上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在经济发展中严格确立绿色发展的“规矩”和“边界”,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本着节约和保护优先的原则,加大修复力度,为跨越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二、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同时导致我们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的困境。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一定要坚持绿色发展,确立正确的生态价值取向。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保护任务又比较繁重的迪庆州来说,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生存环境的“唯经济增长论”和只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而不顾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的“唯生态保护论”的价值考量都不可取。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不仅仅是简单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而是要把这些要求作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坚持绿色发展,就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既是对生态价值取向的准确定位,又是对民生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厚的民生情怀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因此,坚持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也是对人民群众和对子孙后代的高度负责。

三、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必须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从生产方式上来说,需要构建绿色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一方面要通过降低消耗、升级改造、循环利用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引导、技术主导、投资带动等方式,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从生活方式上来说,民众应该树立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履行社会成员应尽的环境责任。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现途径,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四、绿色发展是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建立和完善源头要严防、过程要严管、后果要严惩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分别从源头、过程、后果三个层面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框架,这些制度要真正发挥作用,还是要体现在绿色发展上,具体来说源头严防就是要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健全资源总量管理和节约制度。在源头上,防止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过程严管,就是在发展和开发过程中,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确立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建立一套约束地方和企业行为的制度,加强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为环境治理市场建设提供保障。后果严惩,就是对环境资源造成损害和破坏的行为追究责任,一是明确了党政同责,实行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明确了责任承担对象;二是改革政绩评价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并实行差异化绩效评价考核;三是实行生态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制定“责任清单”,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对领导干部的环保工作泛泛要求、笼统评议、法不责众的问责机制,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本保障。(石海鹂)

责任编辑:马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