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迪庆各民族群众紧紧抱在一起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7-06 09:46:23

● 和跃云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迪庆州民族文化多元,有以藏族为主的25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9.08%,而且多宗教并存。维护民族团结始终是关系迪庆改革发展、边疆巩固、社会稳定和各族人民福祉的大事。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民族工作放到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以及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大局中去思考和谋划,推动迪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走在前列,坚定不移地朝着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大步迈进。

    我州地广人稀,民族团结的重点在基层,矛盾焦点也在基层。做好基层民族团结工作关键在党,根本靠坚强的干部队伍、严密的基层组织体系、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团结的主体是各族群众,说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团结,抓不住人心,就搞不好民族团结、做不好民族工作。走群众路线就是温暖人心、凝聚人心、争取人心,是我们党民族工作中的一项优良传统,一个政治优势,必须坚持而不能放弃,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创新丰富群众工作思路和举措,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让迪庆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建立完善宣传教育群众机制,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组织送科技、送文化、送知识下乡村、进社区等惠民活动,开办夜校,将爱国教育、宗教事务、民族团结、国语学习、技能培训、普法警示等内容纳入宣讲和学习内容。通过大喇叭、宣传栏、看专题片、座谈宣讲、现身说法等常态化宣传方式,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在各族群众心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群众宣讲党的决策部署、惠民政策、家乡的巨大变化以及身边的先进典型和动人故事,让群众听得懂、记得牢,引导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扶持乡、村(社区)建立各类文体协会,组织成立村(社区)文化、体育队伍,指导定期开展活动;重视和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以传统文化团结凝聚群众,利用节假日和农闲时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传播现代文明,把民族团结内容贯穿其中,在团结、和谐、思想高度统一的氛围中,投身劳动生产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建立完善走访联系群众机制,增进干部群众的“鱼水情”。坚持干部下沉基层、转变作风,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建立同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常态化驻村工作,各级干部下沉基层,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使干部驻村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促进各族干部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打牢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层基础。持续深入开展“四风”及隐形变异“四风”、党政机关干部不作为、基层干部损害群众利益问题“三项治理”,坚持直面矛盾、刀刃向内、重拳出击整治作风,切实改进干部作风,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推动党风政风向上向善。

     建立完善服务管理群众机制,拓宽群众脱贫致富“小康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持续出台惠民政策,持续推进脱贫攻坚,持续完善服务群众的机制和手段。以各族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通过改善民生争取人心、凝聚人心。牢固树立“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持续推进脱贫攻坚,确保脱贫摘帽“一个也不能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各民族群众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人民。持续拓展服务群众途径,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网上办公,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方便人民群众。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和联合审批运作机制建设,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让群众不再感到“办事累”“办事烦”。在村(社区)党组织全面落实“四项活动”服务机制,提升基层组织在服务群众中的凝聚力、号召力。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各族群众中汇聚起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强大力量。

     建立完善组织发动群众机制,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主心骨”。维护社会稳定的力量源泉在人民,没有同心同向的各族群众作后盾,社会稳定就没有基础,长治久安就没有根基。要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充分发挥基层组织、驻村工作队、村民自治组织、民间协会等各支力量,齐心协力宣传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打赢维稳人民战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提高社会面防控能力,增强老百姓安全感。坚持依法治藏理念,创新基层治理,把法治进乡村(社区)与村(居)民自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基层组织和群众开展协商民主。制定内容具体、措施量化、通俗易懂、操作简便的新型乡、村(社区)、组规民约,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用性和实效性;重点将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脱贫致富、环境卫生等内容纳入其中,以合同约定、相互承诺的形式,明确村务管理各方的义务和责任,有效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建立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开通矛盾化解的“直通车”。拓展诉求表达渠道,让社情民意畅通起来。建立以基层党组织及自治组织为核心、党员干部和自治组织成员为骨干的社会矛盾调解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及自治组织在调解矛盾纠纷工作中的作用,积极做到信息掌控到位、难题解决到位、教育引导到位,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群众的诉求和矛盾纠纷依法、及时、合理处理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建立领导接待周、信访接待日、群众说事点等主动倾听民意诉求的常态化制度,使之成为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的“拦洪坝”。建设政务网站、设立领导信箱、开通热线电话、开展网上群众满意度调查,做到民意在哪里,群众工作就拓展到哪里,使之成为社情民意的“信息台”。建立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化“被动”为“主动”。建立信访例会、领导包案、入户释法等工作制度,推动群众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常态化。统筹驻村工作队、县乡(镇)基层干部等各支力量,开展“民声大走访、矛盾大调处、隐患大整治”活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州的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机制。突出从土地清理、乡村财务、城乡低保、看病就医等群众普遍反映的焦点问题入手,一个一个列清单,一个一个推进解决,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赢得群众。

     更多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用好用活群众工作这个“法宝”,建立健全管用的群众工作机制,做好群众工作,就能赢得各族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能进一步夯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凝聚起同心筑梦的强大力量,把迪庆建设成为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全国最美藏区。

责任编辑:杨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