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飞针走线中“缝补”俭德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12-21 14:14:14

“我们所努力的就是把自己手里的衣服补到最好。”唐平华一边忙碌一边说。

络绎不绝的车辆,人行道上不息的人流,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冬日的阳光下,香格里拉县城的街道一如既往地热闹。在人流较为密集的街边,总有几个女人端坐在老式的缝纫机旁边,风雨无阻地为来往的顾客缝补着衣服。

随着她们的巧手牵引,或是缝纫机哒哒地响一会儿,或是安静地飞针走线,一件件崭新的衣服又回到顾客的手中。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些被称为“织女”补织族,了解了她们的生活与生计现状。

勤:跟晨曦一起出门,跟夜色一起回家

10余年了,唐平华每天都跟香格里拉街道一起醒来,迎着晨曦背上补织工具来到街边摆放好,等待她的第一位客人。忙碌一天后,直到天色擦黑,她才收拾好行装,回到租住的处所。

“小本生意主要靠勤,就那么一块一块地挣,一块块地攒。挣得不多,但是一天不上班,就会影响正常生活。”唐平华说。

从40岁到50出头,岁月给唐平华留下的不仅仅是脸上的皱纹和头上的白发,还有这座城市的气息:“以前坐在街边,只要没有客人就觉得心浮气躁,老是寻思着要做点其他什么,但时间一长就没有这样的感觉了,我会平心静气地利用这些时间琢磨补织技术,或者把袋子里的布条、拉链、扣子整理好。”

10余年前,来自湖南的唐平华与丈夫一起来到香格里拉县务工,每天生活的重心就是做家务和照顾孩子,偶尔随丈夫做点小工,日子过得平淡且枯燥,她整天寻思着做点小生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唐平华在外地看到一位补织师傅正在给别人补一件看上去很高档的西装,仅仅一个小的破洞就收费几十元。唐平华于是就地拜师学艺,开始了她的“织女” 生涯。

“我当时就想,帮别人补织衣服不仅能帮别人解决难题,也能为家庭增加一份收入,”唐平华说,“搞补织需要的本钱少,买个缝纫机500多,大件就算备好了,搬个凳子,拿个针线盒,街头一坐就能‘开业’。”

记者在唐平华的材料袋里见到许多不规则的片状布头,各色的线,还有拉链顶针和各种纽扣。这一切,就是唐平华从事这项工作的基本物质。

顾客正付钱给缝补好一袋子衣裤的易永金大姐。

精:把手里的衣服补到最好

俗话说入行难,对于补织行业来说,“眼要好、手要巧”是入门的基础条件,而且它的技术要求是比较高的。“补织时,对手感娴熟度要求十分高,不然会对衣服造成影响。我们所努力的就是把自己手里的衣服补到最好。”唐平华一边忙碌一边说。

在做补织的岁月里,唐平华和姐妹们在实践中摸索补织,怎样把布料织紧织密,不同的斜纹面料如何织补,大的破洞怎样既美观又不着痕迹地补好等问题,她都通过“书本+实践”摸索掌握了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和方法。

衣服上小的破洞,缝起来可以不露痕迹,可如何将一些大的破洞也补得“滴水不漏”,又让人犯了难。一番思考后,唐平华借鉴外地师傅的做法,开始尝试着往破洞较大的衣服上缝布艺贴花,并逐渐得到了认可。

唐平华告诉记者,跟精工补织相关联的技术还有无缝贴花,这主要针对一些衣服上确实补不了的洞,可以根据顾客的喜好,用一些精巧的图案补在洞上,比如一幅卡通图片什么的,看起来仍是天衣无缝,极为别致。然而,对于一些西装、羊毛衫类型的衣服则要采用精织补洞的方法看起来才能显得更加自然。

“这种工作虽然辛苦,但相对自由,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份收入,心里面踏实而且有成就感。”唐平华说。

拿来缝补的衣服不仅有西装,还有羽绒服、防寒服、冲锋衣、衬衫等各式各样的服装。

苦:晒不到阳光还要省掉午餐

就于香格里拉县城金沙路摆缝补摊的唐平华和她的姐妹来说,无论春夏秋冬,那个角落都是晒不进阳光的。为什么选择这个角落?因为人流量比较大,人流量大就意味着她们可以等到更多的客人,还因为它的位置不妨碍任何人。

但是,在这个终年晒不进阳光却风吹雨淋的的角落一坐就是一整天的唐平华和她的姐妹,常常是包头捂脸,用厚重的大衣围住下身保暖。尽管如此,她们的手脚都长满了冻疮,很多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风湿和关节炎。看她们粗大而冻得通红的手在缝纫机上忙忙碌碌,怎么都会看出沧桑和苦楚来。

“挣这钱不容易,所以我们一般都不在外面吃午饭,但也没时间回家做饭,这不吃不吃竟然也习惯了。”唐平华平静地说。

据记者了解,香格里拉县城内如今共有20个“织女”,她们都是随丈夫一起前来香格里拉务工的外来人口,年龄在40岁以上,一天最多可以挣7、80元钱,一般都肩负着赡养老人和供养孩子读书的重任。

虽然艰苦,但“织女”们个个达观,不时互相说笑,还要哼几句歌曲。“苦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我们更愿意开心地度过每一天。特别平华姐,心态好,她是我们苦闷时的‘开心果’。”在一边忙着穿针引线的易永金大姐说。

在金沙路口呈一字排开的4个摊位,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候。

甜:能解决那么多人的难题,心里面就更高兴

就在金沙路口,记者发现唐平华和她的姐妹的生意不错,呈一字排开的4个摊位,几乎没有闲暇的时候。顾客群中不乏男女老少,有提了一袋子衣裤来,更有几个小伙子,就现场脱了外衣交给“织女”们,在一边等着她们完工。

“织女”们的手艺确实很精湛,拉链坏了的童裤、掉了纽扣的外衣、裤脚长了的牛仔裤、勾出洞的毛衣……无论多么刁钻的毛病,她们都能将它们修补好,而且很好地隐藏了修补痕迹,一点都不影响外观。比如唐平华接下的一条西裤,裤脚处破了几个小洞,但是她手头上没有与裤子颜色相近的线,大伙都以为没办法补好时,只见唐平华在与西裤配套的上衣内衬里拆了几根线出来,一番令人眼花缭乱的织补后,原来的破洞处变得光滑平整,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有补过的痕迹。

“她很勤快,一年四季风雨无阻在这里补衣服,而且技术很好,为人和善又客气,每回拿来补的衣服回去我都很满意,我们都很愿意把衣服交给她。”正在取回自家衣服的王芳大姐对唐平华的技艺赞不绝口。

听了客户的赞扬,唐平华欣慰地笑了。她说:“我每赚一分钱都得让自己心里舒服,我宁愿少赚一分钱,也不马虎对待任何一件衣服。”

记者注意到,拿来缝补的衣服不仅有西装,还有羽绒服、防寒服、冲锋衣、衬衫等各式各样的服装。这些不同类型的服装收费也各不相同,前来缝补的人更多的还是家庭主妇。拿了一袋子衣服来易永金大姐处缝补的次里央宗大姐来自香格里拉县建塘镇旺池卡老村,她表示她经常会带家里需要缝补的衣服光顾:“我的针线技术不好,补过的衣服家人都不愿再穿。特别是两个孙儿顽皮,新衣服穿几天就会有破洞,很多质量不错的衣服遭到淘汰,很浪费。所以我常常拿到这里缝补,节省了开支,家人又很满意。我很感激她们。”次里央宗大姐说。

“我做这份工作纯粹是为了挣钱,能挣钱我高兴,但看到我能解决那么多人的难题,心里面就更高兴。”唐平华说。

俭:是不能断代的“传家宝”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行,嫌吃的苦多挣的钱少,连我女儿也不愿意学。很多看上去很娴雅的姑娘家,连个针线都不会使。我最多还能做个5、6年,差不多就跟丈夫回老家了。未来这一行可能就没有人做了。”唐平华说。补织业入门的门槛说低其实并不低,而且对于这个行业来说,没有速成之路,要学精至少得两三年。曾经也有很多人跟她学过技术,但是很多人都耐不住寂寞,学到一半就放弃了。唐平华对补织行当断代的忧思不是没有道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穿衣服也越来越讲究,几百上千元买一套的衣服要是不小心剐破个洞,穿在身上既难看又难堪,扔弃又舍不得。还有许多懈怠于补织的家庭主妇,总是不能不面对家里那些掉了纽扣坏了拉链勾了小洞的衣物……要是没有这些“织女”,恐怕没有人能够为他们最好地解决这些难题,以此造成的浪费,恐怕难以估量。

正说到这里,家住香巴拉小镇的次仁卓玛大妈前来取她存寄缝补的衣服。她告诉记者:“我这件羊毛衫都破了不少洞,但始终舍不得扔,因为这是我儿子自己挣钱给我买的第一件礼物,意义不一样。”经过唐平华的巧手,羊毛衫上的破洞都不见了,次仁卓玛大妈拿着补好的衣服笑得合不拢嘴。

看着次仁卓玛大妈欣然而去的背影,唐平华又说:“节俭是传家宝呵,我想人们也不会说扔就扔的,除了补织行当会消失这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是对技术的要求更精进,比现在挣的钱更多。”

记者手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缝补衣服,不仅代表着节俭的生活习惯,更代表着对物质、资源、感情的珍视。在今天物质已大为丰富的时代,我们仍然不能忘记勤俭节约的美德,以节俭养德,在生活点滴中传承优秀文化,传承文明。(杨翠海)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