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当纪行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05 09:11:29

远去的“提轰”

——西当纪行(一)

西当村一瞥。 (永基卓玛)

西当村位于德钦县云岭乡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直线40公里,东临澜沧江,西靠梅里雪山,属山地地形,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业户233户,农业人口1121人,全村最高海拔6740米,最低海拔2070米,是典型的高原立体气候。

四月的西当村,绿树掩映着白色的土掌房,处处显现着古朴的安静。每到傍晚,大风吹过麦浪、笔直的水泥路、往来的汽车、徒步的游客、牧归的牛群、转经的老人,雪山脚下的村庄显得处处生动而充满人气。而与西当人的交谈中,他们的眉宇间言语中流淌着自信和希望,整个西当到处展现的是民族团结进步、和睦共处的幸福图景。西当村人均收入在整个德钦县排中上水平,但村民的幸福指数却是全县最高的。记者来到西当村,记录的是村民的幸福。

四月来西当,从飞来寺绕着云岭山脉一路前行,公路顺着大山的皱褶,很少见到绿色。到西当村时,一片绿色慢慢舒展开来,田间快成熟的小麦厚厚的、软软的,风吹来时,绿色的麦浪一圈一圈铺开,心里豁然开朗。西当村的面积并不大,但那些标志现代符号的硬化路、安全路、卫生路在这片绿色中错落有致地铺展开来。顺着公路,一座座漂亮、整齐而气派的大藏房拔地而起,展示着社会主义新农村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

如今,从西当村委会坐车到德钦县城,只需40多分钟。在以前,这段路全靠脚走。村民首先要爬4个小时的山路到飞来寺,然后再走2个小时才能到县城。而在这6个小时的山路中,留下过很多人穿着“提轰”(“提轰”藏语,是一块刚好和脚一样大小的木头,用几条牛皮线串起来栓在脚上的鞋子)的记忆。

在淡淡的麦香中,我们来到89岁的卓玛阿佳(藏语奶奶)家,卓玛阿佳是西当村最年长的老人。如今还身体硬朗,行动方便,对过往的事情都历历在目。“能够活到今天,都是共产党给我们带来的福气。”在崭新的藏房里,我们喝着醇香的酥油茶,嚼着香甜的酥油奶渣,在几位老人的讲述中追溯历史。 “解放前,日子真的很苦,就像火里烧过,水里煮过一样。”在卓玛阿佳的讲述中,我们得知解放前,卓玛阿佳靠租地维持生计。“那个时候,一年到头很辛苦,但仍然吃不饱穿不暖,有一双‘提轰’已经很满足了。而一双‘提轰’,往往要穿上好几年,有时一家人出门时,轮流换着穿。”

沿着时间的走廊,我们看到迪庆高原农牧民贫困生活的一面记录。 “过去真是入不敷出,在40多年前,每年的收入只有一两百元,还要上土地税、屠宰税,杀一头牛都要上税呢。”“那个时候,家家都困难,如果不精打细算,到年底就只能喝冷水了。”……而今,收入高的村民每年有10多万元,少一点的也有3万元。

历史随着卓玛阿佳的话语缓缓翻开,从解放前到解放后,再到公社大队时期、土改、改革开放,老百姓的记忆总与吃穿住行离不开,而老百姓的这些记忆也最为准确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脉搏。从吃饱到吃好,从穿暖到天天可以穿新衣服,从穿着“提轰”到如今可以坐车出门,从以前的破旧房到如今每家漂亮舒适崭新的新藏房,西当的每个村民家都有一本记录幸福生活的账本。那个账本,被老人家细细珍藏在心底。

穿“提轰”的记忆远去了,毛主席、共产党的恩情放在心上。走进西当村民的藏房,各家的格局都大不一样,但大气端庄的木质神龛上,都供放着毛主席的画像。藏民们用一种传统和纯朴的方式,祈福幸福生活、美好未来,感恩着共产党。74岁的次里卓玛阿佳家,富丽堂皇的经堂正中,端端正正地摆放着毛泽东的画像。“是共产党带领我们走进新生活,毛主席就是我们藏家人的活菩萨。”如今,西当村每家每户宽敞明亮的大藏房里,摆放着电冰箱、大彩电、洗衣机。次里卓玛阿佳说:“在上世纪80年代前,电视机是什么都不知道,如今,谁家都放着46寸的大彩电。”农村税费减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牧民子女学生生活补助、农村养老保险等等,这些都被老人们记在心里。

不光是惠民政策的力度加大,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云南藏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经州县宣传部门协调反映,州县相关部门积极支持,近年来投资2700万元修建了西当、斯农、明永三个村的进村硬化道路;以美化人居环境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整村推进为契机,进一步实施人畜饮水、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村科技阅览书屋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一系列的大手笔,让西当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或许是过去吃的苦头太多,如今的日子让村民们感到非常满足与感谢。在生活富裕稳定的同时,走在西当的每个村民小组,再也看不到《德钦县志》里记载的解放初期“蛮歌一曲,使人销魂”那种荒凉的场景。如今,西当村努力构建全村男女老少都能参与的文化活动平台,一些传统的节日相继恢复,村民白天做活,晚上到村活动中心,唱歌跳舞,享受着民族团结、和睦共生的美好愉悦。

在西当村,年轻人玩着微信,里面流传着“如果有一天累了,我们一起回中国西当村……”一个页面,配着西当的画面,说着西当的“卡佳意”(意为聚会,也叫晒会、幽默茶话会),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乡情文化。与微信里传播的乡情一样,感恩、知足、安详的传统藏文化滋润着西当村民。

有人说,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平平淡淡的日子、红红火火的生活。在古老的西当村,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村民实实在在的幸福。落实党和政府各项惠民政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培育和开发旅游,村民的收入年年增加,这是农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一路采访,我们感受到高原农牧民在追求经济发展,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同时,很愿意保存和弘扬传统文化。体验农村生活,与村民聊天的过程中,他们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那是一种对美好生活憧憬的笑容。(永基卓玛 白玉新 江初 马建军)

 

“书古尼苏”的卡佳意

——西当纪行(二)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人们共同的精神血脉,最能体现其特色与风貌,而文化的交流,又最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4月4日,适逢藏历二月十五,德钦县云岭乡西当村迎来了该村独有的传统节日“书古尼苏”(积肥)节。“书古尼苏”是藏语,“书古”意为栎树,澜沧江沿线的藏族村落都有砍栎树枝作为生态有机肥的传统,相传过去每年每户砍完100背栎树枝后,就不再砍了,目的是保证第二年栎树枝繁叶茂;“尼苏”意为休息。“书古尼苏”也是具有环保意义的传统节日之一。“书古尼苏”节从藏历二月十五开始,一般都要过上5天左右。节日里,村民身着盛装,跳弦子、锅庄是必不可少的,还举办射箭活动。这样的节日里,更少不了比较有特色的传统活动“卡佳意”。

西当村,在各项庆典活动举办完后,荣中村民小组村民聚集在二组组长家,村民们一边分享着各自带来的美食,一边开始带着善意的幽默色彩的“卡佳意”(藏语)。 一些老乡把“卡佳”意为“聚会”,也叫做“晒会”或者是“幽默茶话会”。在“卡佳”中,村里的人会针对一年来或者近期村里发生的事,谁的工作没做好,谁的家庭发生矛盾或者为人处世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用诙谐幽默、生动的语言说出来,以达到说教、共勉的目的。

“阿布家门口那条小溪流可是一直在挂念你们一家呀,你们的孩子什么时候带回来呢。”曾在西当小学当过老师的江初记者一来就被乡亲们盯上了。他呵呵笑着,知道自己该带孩子回来看看老人家了,也好村民们认认自己的孩子。针对客人欢迎的玩笑话结束后,村里人你一言我一语进行调侃,“嘎嘎,拉姆家的养殖技术真是好,全村的猪都好好呢,就她家赶时尚给猪减肥呢。”“你那么喜欢打麻将,田里的麦子大概也没时间照顾了,我们要约个时间在你家地里自摸几把了。”一般来说,“卡佳意”由村里特别能说会道的一两个人带头,他们一唱一和、表情丰富弄得在场所有人哈哈大笑。而在这个场合中,每个村民都可以对任何一个在场的村民的缺点进行挖苦或者讽刺。但讽刺必须是善意的,而被讽刺的人,虽然有些狼狈,但不会生气,他在大伙的笑声中知道反省和改过。如果谁恶意讽刺别人或者被讽刺后表现出小气,那个人将会被全村人看不起。就这样,在歌声与笑声中和睦善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更显得让人容易接受,这充分展示西当村民的包容和豁达。

“卡佳意”也分场合,若是男女老少都在一起,就注重诙谐风趣而讲究辈分,若是只有男人,就会显得更随心些,比如村里的大龄青年就会成为大家讽刺的对象,“尼玛由于经常放羊、放牛,他过两天就要娶一头花牛和一只小花绵羊两个老婆。”暗喻父母已经开始着急了。

西当村民风朴实,具有强烈的道德观和鲜明的是非观,即使在“卡佳意”中,大家玩笑归玩笑,对老年人依然礼数周到,做到礼貌尊重。

“卡佳意”极大地影响着村民在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家庭关系时的言行举止,它更像是一部完整的村规民约,通过调侃,把传统美德融入村民的日常行为中,并承担起了约束村民日常行为、促进家庭和睦、社区和谐的社会功能。

村民纳杰说:“我们这里很少有偷盗行为,也没有过打架斗殴行为,如果村民里出现小偷或者打架事件,那在村里的“卡佳意”活动中,他肯定会被调侃得抬不起头,也混不下去了”。纳杰还说,西当的男人们虽然喜欢喝酒,但很少出现酗酒情况,大家在聚会时都会喝上一点琼或者青稞酒,但都适可而止。如果村里有谁喝醉过,那村里的老人见到他的时候,都会用这个事来提醒他,而他自己也难为情。

在“卡佳意”活动中,关于村社管理或者对领导的不满,村与村之间的关系等都说出来。“我去城里找他办事,我还以为公章只是一种,想不到,他给我盖的是这种,给别人的是另外一种……(表达办事不公平)”在乡政府里负责解决协调纠纷的阿主,也成了被调侃的对象:“以前老藏古什么都能解决,现在农用车跑得慢,可能机油有点不够了。”“村主任看来要在脖子上挂个铃铛了,要不他一出去就找不到,挂个铃铛老远就能听见他在哪儿。”在这些辛辣、生动的语言中,一些管理缺陷或者干部不作为的现象也透明化,成了相互交流的好机会。

刚调到西当村代理党总支书记的扎史农布向我们介绍:“西当村的和谐与‘卡佳意’是分不开的,文明、和谐、平等、诚信、友善等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也许老百姓们都用嘴巴说不出来大道理,可他(她)们身传言教地一代教育一代,用藏民族纯朴民风民俗教育为主的乡风文明教育,用实际行动维护着整个村的团结和睦。”

如今72岁的阿尼培楚如同田里的百岁核桃树一样,见证着荣中村一年又一年的变化,他说:“以前(1958年)那个时候,大家的日子都难过,吃都吃不饱,大家有过偷窃的现象,现在只要愿意苦,加上国家那么多的惠民政策,家家都过上好日子。现在生活这么好,我们大家要知足,要知道感恩,珍惜幸福生活。”

正是这种知足、感恩和安详,西当村离婚的少,吵架的少,没有偷盗犯法的。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村民的房子基本没上锁,虽然这里旅游发展,但村民们依然是诚实守信,相互信任。(永基卓玛 白玉新 江初 马建军)

包谷糌粑和吓拉

——西当纪行(三)

天刚亮,女主人央宗就起床做早点,桌子上摆有用电饼铛刚做好的白面粑粑和冒着热气喷香的酥油茶……6点半,主人阿布一家人在宽敞,温暖舒适的厨房里享用着美味早点,吃好早点,阿布准备出门了。

今天村里有邻居要盖新房,按照当地传统习俗,村里谁家盖房或者娶亲婚丧等大事,本村每家每户都要出个壮男丁去帮忙,阿佳阿尼等长者都会去凑热闹。

10多年前,旅游的东风吹到西当村,村里大多数村民,都新盖房屋用于接待游客。新盖的藏房有太阳能、卫生间等硬件设施,自己住着舒适方便外,还提供给游客休息。阿布家新盖的客栈开张以来生意很不错。每天七点左右,客人陆陆续续起床,央宗招呼着客人一道喝茶吃早点。

此次西当之行,在阿布家住了10天。每天起来火炉上已热好酥油茶。嚼着喷香的糯包谷糌粑,总觉得此次的西当之行,也许是在为我打开什么门,让我学到什么。

来阿布家住宿的游客,好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自在,客人可以共用主人家的客厅、厨房,桌上摆放的新鲜水果和零食可以随意食用。阿布和央宗好像招待亲人一样热情周到。

送走客人后,央宗把客房、客厅、厨房等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去田里给小麦除草。和大多数藏族村落一样,西当村的男子负责耕地、砍柴、放牧或者经商打工挣钱,妇女主要从事家务,照看小孩、饲养牲畜及日常田间管理。

吃过早点后,阿布的老母亲卓玛阿佳在客厅里开始她每天的功课,对着供奉着毛主席挂像的神龛磕长头50个。西当村的老人地位很高,一般给神龛敬香的是老人。西当老人很不管家务事,但还是力所能及地做点家务。“哎,我是西当的老熟人了,西当的什么事我都看到了。解放前,一到冬天,我们西当吃的很没有。”

卓玛阿佳1959年入党,是村里的老党员。她说,那个时候,必须符合八个条件才能入党,还要有两个正式党员作自己的介绍人。有时,卓玛阿佳会在火塘边和我们讲一些有趣的往事就会咯咯笑起来。

在西当,很多老人虔信佛教,心境祥和,安度着晚年,她们对共产党的感恩之情,在言传身教中,对于今天的好日子,她们都很知足。在西当采访的时间里,我在观察中感到,老人们这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生存态度,也是一种对生命本真最真实的理解,或许是这样,西当村的老人们极为健康、长寿。

上午10点,阳光照耀着远处的雪山,偶尔传来悠扬的牧歌声,苍茫而悠远。村口,老人们手持念珠开始转经,三三两两的马匹被村民吆喝着向驿站出发。西当村平凡而普通的一天开始了。

忙完田里的活,央宗又回家开始做午饭。午饭过后,央宗准备炒青稞做糌粑。这几天,家里来住宿的外地游客多,糌粑快吃完了。有些游客图新鲜,走时还向阿布家要上一些糌粑,带给城里的朋友吃。阿布也不小气,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很热情。前一天,央宗已把青稞泡在水里,第二天她把泡起的青稞打捞起来炒熟。糌粑是藏民每天不可缺少的食物,央宗说,以前吃的少,吃点糌粑还要定时定量,现在吃的种类多,天天可以吃大米,早上可做麦面粑粑,中午晚上还炒上几个菜。

待青稞炒熟,央宗要把青稞背到村里的水磨坊去磨糌粑面。

在阿布家的几天里,很少看到央宗休息片刻,每天采访回到家,央宗就要问我,累吗,要吃什么……招呼我之后,她又忙去了。村里的妇女大多和央宗一样温柔贤淑,平时话不多,但家里的家务一样都不落下。

20岁那年,央宗从10几公里外的明永村嫁到阿布家。平时她习惯讲藏话,她会听汉话,但很少说。与游客或者我们交谈的时候,央宗会咯咯笑起来。

阿布是西当二组队的村民小组长,担任村里的护林员10多年来,总有忙不完的事。家里的活,经常都是央宗一个人在操持,她无怨无悔照顾老人,用心用情抚养子女成长,真心真意支持丈夫为村里承担事务,在她家采访的10多天里,从来没听过央宗抱怨。

新闻媒体“走转改”是组织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深入基层、了解民意、掌握民情,反映真实情况的神圣职责。这次近半个月下乡的日子里,我们亲切感受到,在西当村,无论去到哪家,主人都会热情招待,耐心讲过去、说现在、谈未来。如今的西当村,城市人享受的现代化设施或者是物质文明,也发展到这个边远的村落,经济发展了,西当村并没有丢掉该有的灵魂、脚步和炊烟。让人更亲切的是,无论是熟悉的村民或是陌生的游客,你可以随便到哪家讨碗酥油茶喝,慈祥的老人,热情的户主一如往昔展现着纯朴的笑容。

认识达枝阿尼(藏语爷爷)家,是晚上我从西当村委会回住处时,路过他家听到屋子里传出好听歌声,我停下脚步聆听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热情人打招呼叫我进去闲。西当村二组村民的房屋好多都是沿路而建,达枝阿尼家的藏房与阿布家的一样,也是自己居住,还带着可以招待游客的客栈。当我进屋时,我看到屋子已经热热闹闹坐了好多人,劳作了一天,大家一边唱着歌,一边说着笑话,吃一种名叫“吓拉”的酒。“吓拉”是傈僳语,是迪庆傈僳族一种饮食方式,用纯正的青稞酒加酥油和鸡杂熬制,香甜可口,又补人。原来,西当村虽然百分之九十是藏族,但很多家庭与傈僳族、汉族等民族联姻,成为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特色村。这一天,是达枝老人的远方亲戚来探望他,他家煮起了“吓拉”招待远方贵客。

藏话、汉话、傈僳话在歌声中、笑声中你一言,我一语,在迪庆民族大融合,一个人会说好多种民族话,一个家庭中会有藏族、汉族、傈僳族、纳西族等多种民族。今年72岁的达枝阿尼老家是拖丁村,而他自己是傈僳族。“西当是个好地方,我入赘嫁过来就成藏族了……”在迪庆藏区当家不分男女,一般都是老大当家,而男人们对于“嫁”这个词也不忌讳,这样的环境家庭很和睦、和谐、幸福。如今,达枝阿尼和当地的藏民一样,说着藏话,形成一样的生活习惯,西当人也不排外,达枝阿尼去过好多地方,算是村里见识多的人,1973年,达枝阿尼还当选为二组组长直到1993年……

听着歌声,喝着“吓拉”, 离开达枝阿尼家时,卡瓦格博雪山上空繁星满天,月光如流水,清风吹过,时时飘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此时此刻我只是感觉,生命的全部其实就是耕种、播种、收获、居家过日子,就是平凡的人生也可以这样地幸福快乐和充满成就感。如今的新农村,市场经济以多种形式渗透和支配着他们的生活,村民的心依然平静得像澜沧江一样,不急不躁,心平气和的向着该流的地方流去。(永基卓玛 白玉新 江初 马建军)

雪山脚下来了工作队

——西当纪行(四)

“雪山顶上红旗飘,村里来了工作队,他们一手促生产,一手抓革命。”这首歌在80年代流行于德钦县云岭乡的村村寨寨。如今,每年的“千促”工作队也深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

“工作队的同志好啊,他们为百姓办实事,从来不吃群众的饭,不拿群众的东西,偶尔吃一顿饭,都要给饭钱。”云岭乡西当村村民农布说。

说到工作组为百姓做的实事,西当村民有说不完的话题。

2007年,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白玉新作为第一批“千促”工作队员到西当村驻村开展工作。工作组深入农户家中宣传政策,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当年,州委宣传部为西当村206户村民每户配发了21寸彩电,协调安装太阳能,帮助困难户解决购买骡子的资金,为困难学生资助学费,修建了村委会活动场所、人畜饮水工程……一件件实事,百姓一直挂在心头。

今年,白玉新又作为第九批“千促”工作队员到西当村开展工作。西当村村民遇到白玉新都会亲切地说:“阿吾(藏语,老哥),您回来老家了。”

今年,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州县西当村“千促”工作队每10天组织村民开展清扫公路沿线垃圾活动;每15天组织村民代表和共产党员学习建设美丽乡村相关文件精神;每20天与当地退休干部老党员交心谈心,听取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意见建议。同时,组织村民和党员开展植树造林。在工作组的带动下,西当村百姓维护美丽家园的责任感不断增强,如今走在西当村,很少看到垃圾。

不光是宣传政策,西当村“千促”工作队还帮助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建设文化墙,创办光荣榜。西当村党总支书记扎史农布说:“虽然是小小的光荣榜,但能上榜的人物和家庭都算是村里的‘明星’了,这样一来,明礼诚信、爱国守法、团结友善等道德实践行为规范在西当人心里扎下了根。”(永基卓玛 白玉新 江初 马建军)

和气四瑞

——西当纪行(五)

走在西当村民小组的街上,洁白的藏房墙面上画着绿色的草地,草地上站着一头大象,大象背上的猴子驼着山兔,山兔上方有一只羊角鸡与之呼应,背景为一棵大树,还有山峦、白云和潺潺流水。这是州县宣传部门多年来在挂钩扶贫点打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也是环境综合整治、美化亮化村容村貌的一项举措。富强、法制、爱国等题材和象征和谐的《和气四瑞》图更是西当村村民和睦相处的真实写照。

相传在很久以前,在茂密的森林之中,羊角鸡衔来种子,山兔便帮忙刨坑将种子埋在土里。不久种子长出了幼苗,猴子帮助拔去了四周的杂草,之后,大象坚持每日用它的长鼻子汲来泉水浇灌幼苗。渐渐地,幼苗在它们的呵护下长成大树,结满果实。待到果实成熟时,它们将香甜的果子分给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分享。此图象征着团结和睦,幸福吉祥,表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尊老爱幼、互相帮助,互相依赖,感恩报恩、众缘和合的思想,是一幅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吉祥图。

西当村的小都吉是困难党员,是对口帮扶单位的资助对象。每年,与西当村结对帮扶的州委宣传部、德钦县委宣传部送来钱和电视机、太阳能、被褥、粮食等物资。2014年,小都吉主动对州县“千促”工作队和宣传部门说:“我家的日子现在好过了,在好政策的指引下,生活条件也一天比一天好。我要求,今后把结对帮扶给我的钱和粮食送给更需要帮助的困难人家。”2014年,小都吉的女儿大学毕业并参加了工作,小都吉就提出了停止帮扶的要求。

西当的藏房外观别致好看,内部有很强的实用性,墙体采用传统的泥土摏筑方法。如今的西当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村民的物质条件得到改善,许多古老优秀的文化还完整的保存下来。如在村里某家修建房屋时,村里每家的男人都必须来帮忙,这已成为了西当的村风民约。相对其他几个小组,西当和雨崩4个村民小组大部分村民因旅游便利,收入高于其他几个村民小组,这并不影响和其他几个村的和气。碰到重大节日,几个村的人还经常在一起过节。碰到谁家有困难,村里人一起出工出力,力所能及的给予帮助。2000年,西当村西瓦家因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家里的东西都被烧光了,政府给了资助,部门给了关怀,东家送来酥油,西家送来被子,直到住进新房。村里每位党员还自发为西瓦家捐赠100元。

知足和安详。西当村的村民有种精神上的安静,还有浓重的幸福感和对党和政府的感恩之情,纯朴的西当村民讲起以前的苦日子来,都历历在目。温和知足谦让的民风,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让我们感受很深。

2014年,从云岭乡退休的阿主,本可以拿着退休工资安逸舒服的度过晚年,闲不住的他又操起以前从事过的兽医绝活。阿主在当地有很多外号,乡村道路建设的“路支书”,各村矛盾纠纷协调的“老管事”,关心农村老年活动的“不老松”。西当村每家每户喂有马,牛、羊,每家牲畜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背起兽医工具包,每天从这个村到那个村,为村民的牲畜看病。他说,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尽自己所能为乡亲们做点实在事。

不光做兽医。阿主还把村里60多名老人召集起来筹建了老年协会,阿主1982年入党,是老党员了,他说:“作为一名老党员,我要发挥好余热,起到党员的先锋作用。”每年,西当村老年协会组织活动两次,在活动中,大家载歌载舞,更重要的是,阿主在活动中把党中央、州委、县委近期的重大方针政策给老人们做宣传。

阿主每天都看新闻,他说:“以前我们西当的村民生活真是苦呢,但那个时候,国家也是困难。现在国家强大富裕,这么多好的惠民政策,就是让我们老百姓共同分享发展成果,我们西当村的日子也一天天好过,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我们要感谢国家,感谢共产党,更好好的珍惜美好时光。”2014年,老年协会的老人们还去雨崩开展捡拾垃圾活动,并在相隔不远的电线杆上写上负责卫生区老协成员的名字,做到相互监督,推动魅力迪庆建设进程。

西当村的每一条路,每个人畜饮水工程,每一条电路,村里每发生的一切变化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苦日子里过来的村里的老人更知道幸福生活的不容易,在每次老年协会活动中,老人们总带头打扫村容卫生,修护卫生水渠。西当村的老人们对村里发生的变化与国家的关爱之情都很珍惜,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一代又一代做着榜样,爱护、珍惜、适度、感恩,如今西当村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自然生态优越,环境幽雅恬静,空气清新,民风朴实,在一言一行中,能感到相互谦让、文明礼貌、爱国守法、诚信友善的美德依旧在西当村流传。(永基卓玛 白玉新 江初 马建军)

枝繁叶茂

西当纪行(六)

西当村民小组与荣中村民小组,一条清澈的溪流隔出两个村的分界线。田间地头,一颗颗枝叶茂盛的核桃树自由自在生长,它们的根深深融入这片土地,结出的果实反哺着当地百姓。风吹过岁月,大树好像是历史的守望者,千百年来,大树见证着在西当村发生的那些故事。

今年72岁的阿尼培楚(藏语意为培楚爷爷),也如同那核桃树一样,一家人在荣中村“生根发芽、枝繁叶茂。”1943年出生的阿尼培楚,老家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盐井乡。刚出生不久,父母带着他和另外三个兄弟姐妹从遥远的地方流浪到西当。“当时穿的很少,吃的也没有,我们一家人到处流浪。来到西当荣中,这里的百姓生活安定,我们全家也在这里生活下来。”

西当村民小组和荣中村民小组70%都是外来人口。如今,他们像那些大树一样在这里生长。“绳子湿了能拧得更紧,人心齐了能办成事情。”有句藏族谚语这样说。在西当,各民族团结的故事多得数不过来。他们在困难面前同舟共济,在发展路上携手并进,写就了一段段佳话。

“在很久很久以前时,荣中村只有七八户人家,如今,已经发展到72户。”阿尼培楚很流利说起德钦藏话,如果不是他讲述的过去,别人还以为他就是本地人,况且,村里的许多年轻人也不清楚他曾来自哪里。

“荣中的百姓不排外。我们家和别人家一样在村里租地种,直到土改时才分到田地,从此在荣中安居乐业。”如今他家在荣中村已经成为36人的一个大家庭。培楚的父母如今已去世。当问起会有落叶归根的想法吗?老人爽朗的笑了说:“荣中就是我的家,我们一家人对荣中的感情,比老家还深,这里的人善良淳朴,生态又好。

阿尼培楚曾在德钦上学,后来,在公社小队里当干部,1970年,阿尼培楚入了党,他说:“我们的幸福生活要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百姓的幸福生活。如今,孙子在香格里拉城区读高中,上学还领工资呢。”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村里能见到的成型的核桃树大概只有23颗。”村里的老人都是一本本活的村情发展历史回忆录,说到以前,艰苦的日子历历在目。也是这样,西当村村民对这里的每一颗树、每一条溪流都倍加爱护。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连基本的生存都很艰难,更谈不上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本世纪初,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带领西当各族群众,以愚公移山之志,实行退耕还林、开展人工造林、营造公益林、落实草原奖补政策……全村老老少少励志把汗水洒大山上,把山清水秀的环境呼唤回来。不仅仅是种树,乡党委、政府还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葡萄、核桃等耐旱、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争取项目修建、硬化农田灌溉主渠道,支渠道。

2014年,西当村的村民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因为这样,如今的西当村,已成为生态环境优美,风光秀丽,自然生态优越,环境幽雅恬静,空气清新,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生态旅游观光基础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永基卓玛 白玉新 江初 马建军)

责任编辑:拉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