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民族和谐风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15 17:16:04

跳起民族团结舞 市委宣传部供图

6月7日晚,香格里拉市建塘镇金龙社区65岁的青玛央宗来到月光广场,她看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服饰的人们载歌载舞,也情不自禁地跟着节拍舞动起来。她高兴地说:“现在生活富足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了!感谢党的好政策!”这位藏族老人的肺腑之言,仅仅是该市牢牢把握“团结、和谐、进步”的发展主题,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理念,逐步提高各族群众幸福指数,让全市人民吃得健康、穿得光鲜、住得舒适、行得通畅、玩得舒坦、活得有尊严的一个缩影。

 

 藏民家访。尤祥能 摄

共唱“发展歌”

最能说明香格里拉发展变化的,不是一串串干巴巴的数字,也不是一幢幢新建的楼房,而是各族群众脸上的笑容。香格里拉更名13年来,始终保持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生态改善、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实现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完成了香格里拉从梦幻到现实的华丽转变。

“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啰!安逸啰!不管是老人养老、娃娃上学,还是种田养殖,国家都给一些补助,解决了我们很多困难和问题。”家住香格里拉市建塘镇建塘社区68岁的马央珍见人就说,“以前,我们连穿的鞋子都没有,生活艰苦得很,现在吃喝住行都不愁,这样的好日子,我们要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的好政策。”交谈中不难看出,老人特别感恩党和政府让她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该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理念,让各族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社会和谐进步,品味生活精彩。政府不仅让学生免费上学,吃上营养餐,领取高原农牧民学生生活补助,并为学生及群众交了医保,而且还给能繁殖的母猪、牦牛、山羊都买了保险,切实为广大群众解决了不少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事好事,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

“如今,群众在家种地有补贴,孩子读书发‘工资’,外出打工有人帮,看病、养老有保障,家里有安全自来水,出门也有卫生路……”不少群众把这些新的发展和新的变化编成了藏族锅庄歌词。以和谐促发展,用发展促和谐,浸润着真情实感的安民利民之举,使党和政府赢得了各族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使香格里拉驶入了人心思进、共谋发展、同创和谐的快车道。

“以前种粮食不够吃不说,还要交税,现在‘一折通’上还有种粮直补,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机补贴、农村低保、高龄补贴等惠民富民政策资金。”正在香格里拉市农村信用联社取钱的建塘镇红坡村的扎史老人,一边数着手里的钱一边跟记者说。从为农民减轻负担入手,香格里拉市在10年前就全面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民零税、零费、零负担。

“是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在农村,卫生路修到了家门口,家家户户看上了电视,用上了自来水、太阳能,还有许多农户拉起了网络,坐在田间地头通过手机卖起了山货,买来了科技产品。”金江镇吾竹村驾驶员尹中红说,“如今,城里人和乡下人都一样,从大家灿烂的笑容里,我们看到了不同的喜悦,同样的幸福。”

舞动和谐的独克宗古城。石显尧  摄

同谱“和谐曲”

几年前,香格里拉掀起了该市教育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力度最强、投入最大的教育综合改革,先后投入1.7亿元项目资金进行优化整合,把全市原有的8所中学优化整合为3所,让6000多名初中学生归并到城区就读;原有的307所小学整合为17所,使1万多名小学生集中到各乡镇中心完小学习,形成了规模办学的新格局。

如今,通过这个“藏区一号惠民工程”的实施,该市的农牧民孩子实现了“从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的转变,为香格里拉的明天托起了希望的太阳。

新中国成立前,香格里拉市境内没有西医,在金沙江流域一带,以祖传民间老中医为主开展疾病诊治,在高原藏乡以藏医为主开展疾病治疗。全市各族群众看病就医相当困难,基本处于有病不能医治、听天由命的状态。

近年来,特别是更名以来,该市卫生基础和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了“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的跨越,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100%,实现了农村群众看小病不出村、看大病不出县,人人看得起病的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了各族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沿着香格里拉城往北30多公里,就到了闻名遐迩的尼西乡,这里绿树满坡、“梯田”层层,国道214线的二级公路与村里的水泥卫生路相连……眼前的美丽乡村,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曾是一个“两山夹一沟、满沟乱石头”,村民人均收入只有十几元的穷山沟,如今旧貌换了新颜。

在尼西乡的田间地角,不时会遇上党员干部在指导农户养殖尼西土鸡、加工黑土陶、种植反季蔬菜……据了解,尼西乡的产业行家、科技土专家和致富带头人绝大多数都是党员,这是该乡各族群众引以为荣的变化。而这一切正源于当地党委、政府不遗余力的民生保障和投入,激发了各族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夙愿。

目前,全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一个个民生指标、一幅幅和谐图景,体现在百姓的笑容上、口碑中,映照着万家灯火,温暖着藏区农牧民的心窝。

三坝乡哈巴新村。尤祥能  摄

合建“大家庭”

自香格里拉更名以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总要求,立足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多教派的市情,坚持“发展高于一切,稳定压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党建保证一切”的理念,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使民族团结之花在香格里拉大地蔚然盛开。

该市通过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全力建设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连续8年开展了不同主题的“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寺)”活动,各民族团结发展事业不断巩固,维稳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更加夯实,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宗教寺院管理长效机制更加完善。

随着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巩固,宗教更加和顺有序,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实现了“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的目标,“平安香格里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成为全国最稳定的藏区之一。

这些成绩的取得,完全跟党在藏区的执政地位得到有力巩固密不可分。该市更名这13年,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的13年。13年来,该市始终以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着力点,大力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等;切实抓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工作,认真实施“三建三带三创”等一系列藏区党建工程,不断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据了解,该市党员总数超过1万人,全市61个村(社区)支部已全部改设为党总支,新组建农村基层党支部276个,消除了党员空白村,实现了95%以上的村民小组长由党员担任。该市通过多年的努力,党的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工作得到了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扎实推进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建设,谱写中国梦香格里拉篇章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欢乐的弦子飞舞着,幸福的颂歌回荡着;金色的阳光照耀着,七彩的草地铺展着……这里的歌,千曲万曲都是和谐曲;这里的诗,千首万首都是和谐赋。香格里拉更名13年来的巨变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不断增进各民族人民福祉,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开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舞动感恩的旋律,舞动祝福的旋律,舞动和谐的旋律,舞动憧憬的旋律。香格里拉正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区”建设、守护和提升香格里拉品牌“三大责任”为己任,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依法治市、从严治党,努力建设富裕和谐文明幸福美丽香格里拉!(云南日报 记者 尤祥能 通讯员 石显尧)

心手相牵一家亲

近日,记者来到香格里拉市上江乡格兰村采访民族团结的话题时,不少村民就回忆起了去年7月10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村民们都说:“面对灾难,才真正感受到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弟兄姊妹情。”

“去年那场泥石流,我家堆满了1米多深的泥沙。而我家又没有劳动力,如果光靠自己清理,半个月都弄不完。想不到大家都来帮忙,仅用了两个多小时就清理干净了。”村民纳姆的肺腑之言,仅仅是去年那次地质灾害,纳西族、傈僳族、藏族及其他兄弟民族挺身而出,生死相依,互帮互助,迅速展开自救、互救,凝聚中华民族大家庭血脉亲情,心手相连,共同帮助灾区各族群众尽快渡过难关的一个情景。

去年7月10日凌晨2时许,香格里拉市上江乡突发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造成不少房屋和农田被毁、被淹。为尽量减少泥石流对房屋、农田等造成的损失,该市各级党员干部和当地及外地各族群众心手相牵,迅速展开救援工作,各族青壮年背着老人、抱着小孩趟过河流,妥善转移到集中安置点。

“兄弟民族有难,我们就应该伸出援助之手,这样才能体现出我们各民族是一家人”“来帮我家搬石头、铲泥沙的村民,有的是汉族,有的是白族,还有些我不认识”“大灾面前有大爱,兄弟民族不分彼此互救互助,这种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我永世难忘……”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各族群众纷纷道出了心声。

一次地质灾害,见证了各民族兄弟在大灾面前团结一致、亲如一家、互帮互助、坚强不屈的抗灾救灾精神。”(记者 尤祥能)

“马脚子”曲扎的幸福生活

半个世纪前,家住建塘镇红坡村的“马脚子”曲扎在茶马古道上赶马吆喝,在崇山峻岭中行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80岁的曲扎一家住在宽敞明亮的藏房里,儿孙满堂,其乐融融。

谈起赶马生活,曲扎说,小时候家里特别穷,他在五姊妹中是老二,18岁那年,他就成了跟着马帮跑长途运输的“马脚子”。进藏的马帮一般驮着茶叶、粉丝、面条等货物,从西藏回来又驮着鹿茸、藏药以及来自印度、尼泊尔的布匹。

曲扎说,春暖花开的3月,就是“马脚子”们出发的时间,待高原狼毒花开的时候,才是“马脚子”的归期,常常一年就这样走一个来回。曲扎还记得,当时过澜沧江西岸的溜筒江村,要用竹篾编成的竹绳过江,只有18岁的他第一次过江的时候,吓得腿都发软了。他说:“无论刮风下雪,‘马脚子’的任务就是管理好骡子和货物,花2至3天时间,才以翻越一座大雪山或是过大草原,路途越险恶就越想念家人。”

如今曲扎已经四世同堂,他还享受着每年500元的低保金,看病也有新农合,全家9口人生活得其乐融融。曲扎满怀深情地说:“我孙子在不久前买了一辆货车,现在跑长途运输,这比赶马轻松多了。如今国家政策好了,全家人都过上了吃穿不愁的幸福生活。”(通讯员 和金莲 陈义)

鲁茸家的新旧账本

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诺西村鲁茸老人家的厨房里,热腾腾的酥油茶香扑鼻而来,70岁的鲁茸老人捏着醇香的糌粑,讲述了他家几十年来家庭账本的变化。

账本上的一个个数据如同水滴,折射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藏区的关爱之情。在老人的笑谈中,我们感受到在党的惠民利民富民政策阳光的照耀下,雪域高原农牧民的生活就像格桑花一样幸福绽放。

说起这些年来生活的变化,鲁茸说:“小时候,一年能吃到几次大米饭就不错了,现在天天都能吃;小时候,孩子只有过重大节日才穿上新衣新鞋,现在天天都穿着;以前没有通公路,到县城步行要走上几个小时,现在坐车很快就到了……”

在他家的新房子里,泛黄的账本为我们翻开了改革开放以前农牧民的贫困生活。“收入189元,社里分粮多少斤……”鲁茸老人一笔一笔给记者介绍着,“过去真是入不敷出,收入又低,还要缴纳各种各样的税费。”在老人的账本上,30多年前的盐巴、茶叶开支都有。他说:“那个时候,家家都困难,如果不精打细算,到年底就只能喝冷水了。”

2012年藏历水龙新年,鲁茸老人家购置了4000多元的过年物品。老人说:“以前,能吃饱就行,现在不光是要吃饱,还要讲究营养搭配。”

如今,鲁茸的大孙子区扎在州藏文中学读书,每年能领到1700元补助,而他每年也享受600多元的低保,账本上记录着各项惠民工程的实施,每年能领到的补助。鲁茸说:“过去记账主要是为了精打细算过日子,现在记账主要是让子孙后代知道,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日子是如何一天一天变好的!”(通讯员 永基卓玛)

责任编辑:鲍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