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8月26日下午 地点:莒南县大店镇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天气:晴转多云 老区根据地,莒南是中心。寻访山东抗日根据地,就不得不去有“小延安”之称的莒南。 驱车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临沂市东北方向的莒南县大店镇,参观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从1941年3月至1945年9月底,在长达四年半的时间里,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后勤机关驻扎在莒南大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罗荣桓、陈光、朱瑞、黎玉、肖华、谷牧、薛暮桥、江华、许世友、舒同等都在这里生活、战斗、工作过,这里一度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心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抗日战争战略大反攻阶段,罗荣桓等首长就是在这里发出了五路大反攻的命令,由此使山东抗日根据地解放了80%的国土、75%的人口,山东解放区达到了12.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400万,山东八路军发展到了8个师、12个警备旅,达27万人的部队,并有50万地方武装、150万的自卫团。 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个省级政权——山东省政府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移驻莒南,从而使山东抗日根据地成为我们党拥有的最完整、最重要的以整个省区为主体的战略基地,莒南也因此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永久性的地理坐标。 在8年抗战中,莒南人民积极开展游击战、地雷战,多次取得反“扫荡”胜利,同时,大力开展根据地建设,为抗战作出了卓越贡献。 时光荏苒,七十载沧桑,如今,旧址保护完好,园内新设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沂蒙根据地群众工作展馆等,馆藏文物1200余件,珍贵图片10000余张,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内,我们采访了莒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庆合。 陈庆合曾任纪念馆馆长8年,他认为,了解历史,光凭书本是不够的,老八路军战士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亲述更有价值。带着抢救历史的决心,陈庆合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走出去和邀进来,走访、接待过百余位八路军战士和红军干部,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历史如数家珍。 采访中,陈庆合提到了莒南的5个多,“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长期驻扎在莒南,所以建国前老红军多,占全山东的接近一半;建国前老党员多,占临沂地区的五分之一,全山东的二十五分之一;建国前老八路多,老干部多,老伤残军人多。只要听说是建国前老红军,我都要去见一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