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建塘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29 16:55:28

16岁时,国内改革开放,家人带着扎巴辗转2个多月,如愿回到了祖国,父亲也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姐姐。扎巴和一群比他小七、八岁的学生学习汉语,被大家亲切地叫做哥哥。毕业后,扎巴进入政府机关上班,在外事务英语、藏文翻译中,他的话言特长派上了用场。正当大家觉得他一帆风顺的时候,突然辞职去当了导游,1995年的时候,公务员属于金饭碗,许多人不理解,他这么做不仅需要决心,还要有面对生活压力的雄心。那个阶段,香格里拉开始被寻访、认定在迪庆,中外游人日渐增多。扎巴是这么想的,自己会中、英、藏、印度4种语言,做导游刚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加上他对人热情有礼,国外考察团、旅游团都点名要他带团。

庄收藏的工艺品。

扎巴先在建塘宾馆当导游,那时候的外国政商人士和普通游客,大多喜欢住这个中外合资经营的宾馆,他接待过泰国总理、欧美名人。有一次,奥地利田径冠军、体育教授KATRN建议:“扎巴,你想不想去国外读书,今后自己做旅行社?”于是,他推荐扎巴到奥地利学习旅游管理,并帮他争取了全额奖学金。在一年半的留学生涯里,扎巴克服了专业课程门外汉的困难,这个大学治学严谨,想拿毕业证书十分不容易。当告之通过毕业答辩,扎巴眼睛里闪着泪花:“同学们都出去玩了,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教室里,抑制不住眼泪流下来,心里却带着满心的欢喜。”

学成归来,扎巴觉得企业管理知识掌握不够,以交换生的名义又到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大学进修小企业管理。这两次经历,让他打开了眼界,坚定了他开发生态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决心。回国后,恰好自治州旅游迅猛发展,扎巴兼具专业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积累的人脉资源也给他事业带来很大的助力,他马上成立了迪庆州第一家涉外旅游社——康巴商道探险旅行社,专门开展徒步生态旅游项目,沿着父亲曾走过的线路,重走茶马古道。

2007年,他和朋友花了100多天,从云南普洱、大理、迪庆,到西藏昌都、拉萨,又到尼泊尔、印度,详细对茶马古道线路进行实地踩线。这条地球上最高、最长且充满风险的商道,让他感到父辈冒着九死一生常年往返滇藏古道的辛苦,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认识到茶马古道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于是,他投资45万元,邀请加拿大作家杰夫富克重走古道,作家经过11个月实地采写的《古老的茶马古道》一书外译本顺利出版,在国外引起了轰动,从此,这一条途经香格里拉的徙步线路引起更多外国游人的关注。

南索达庄园传统的藏式客房。

扎巴开始带外国人徒步时,他听到客人抱怨当地住宿条件不好,营造酒店的念头在心中再度萌发。恰好,他的一个朋友是南索达庄园的主人,找上门对他说:“扎巴,能不能将独克宗古城金龙街原来的南索达土司庄园恢复一下。”他很早就知道,这个旧院子是香格里拉当地著名的土司南索达遗留下来的。大概看了一下,觉得需要很多钱,当时又没有余钱,他就推脱了。

过了几年,扎巴旅行社生意越来越好,一年接待上千人的游客,攒下钱之后,他常常想起父亲跟他讲的茶马古道上“尼仓”的故事,那是康巴人接待过路商队的驿站,赶马人可以喝上热气腾腾的酥油茶,马队休息几天,遮风避雨后,又上路。他就有了阿若康巴·南索达庄园的构想,计划在父亲走过的古道上,建一个个尼仓。

责任编辑:黄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