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琥和傈僳族歌舞“哪鸶穗瓦器”

来源:香格里拉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3-25 10:44:38

李琥搜集整理傈僳族歌舞瓦器器十二脚即“哪鸶穗瓦器”的来源、舞步、寓意、特点及跳法。

2015年9月,维西县退休干部李琥搜集整理集结出版了《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攀天阁乡傈僳族民间传统文化》一书,书中详细介绍了傈僳族歌舞瓦器器十二脚即“哪鸶穗瓦器”的来源、舞步、寓意、特点及跳法,第一次以文字的形式,完整记载了傈僳族歌舞“哪鸶穗瓦器”。

在许多傈僳族人只听说过“哪鸶穗”,而没有见过“哪鸶穗”瓦器,一般意义上的“瓦器器”也只是从一脚跳到三脚四脚,能够完整演绎“哪鸶穗瓦器”的人少之又少。由于“哪鸶穗瓦器”靠口口相传,无文字记载,舞步复杂,搜集整理难度很大。退休干部李琥不图名不图利,为什么花这么多精力和时间辛苦整理“哪鸶穗瓦器”?他是怎么搜集整理这些资料的?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李琥。

李琥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讲起了他学艺的故事。

李琥,男,汉族,1948年生于维西县攀天阁乡安一村列普子村民小组,1964年初中毕业,因家庭困难,未继续上学。1970年,他与青梅竹马的傈僳族姑娘赵梅芝喜结良缘,从此与傈僳族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维西县省级代表性非遗项目瓦器器十二脚即“哪鸶穗瓦器”传承培训。

维西县攀天阁安一村以傈僳族为主,村里仅有的几户汉族基本通行傈僳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和语言。这里世代流传着名为“哪鸶穗”的傈僳族舞蹈。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或是婚丧嫁娶时,都要跳舞和唱歌,特别每逢节日或春播和秋收后,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欢歌起舞,常常通霄达旦,尽兴方散。李琥自幼喜爱民间文艺,又深受傈僳族传统文化教育和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幼年时期,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村寨的仓房或打粮场跳“哪鸶穗瓦器”歌舞,只要听到伴奏的“起本”、“吉资”、“菊律”旋律响起,李琥就跟随父母或小伙伴们前往舞场学跳。有时较远的村寨跳“哪鸶穗瓦器”,他也会跟随父母前往,逐渐学会了舞蹈动作。之后,李琥师从于当地有名的“起本王”李桂芳,学习“起本”弹奏和“吉资”拉奏技艺。李桂芳的父亲妁化扒是远近闻名的“哪鸶穗瓦器”歌舞器乐伴奏艺人,李桂芳继承父亲技艺后,无论何时何地,一把“起本”从不离身,跳舞时他弹奏的“起本”旋律浑厚而优雅、超然不俗,十分动听,当地傈僳族尊称他为“起本器趴”,其他民族冠之为“起本王”。李桂芳比李琥大二十岁,由于李琥谦虚好学,成为了“起本器趴”的徒弟,在“起本王”的认真调教下,李琥学会了弹奏“起本”和拉奏“吉资”的技艺,还记下了“起本”的四种弦音和“吉资”的两个弦音。

李琥学艺时,农村处于“大锅饭”时期,人们白天务农耕作,晚上除开会、跳锅庄外,就坐在火塘边,听先辈们讲“哪鸶穗瓦器”的故事和传说,或师从左邻右舍长辈们唱“木刮”。当时十七八岁的李琥初中刚毕业,正是年富力强,记忆力极好之时,他对傈僳族“哪鸶穗瓦器”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这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是靠当地傈僳族群众口授相传,没有文字记载,在传承中难免出现遗漏和偏差,加之能完全掌握这门技艺的人越来越少,随着时间流逝,“哪鸶穗瓦器”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于是,李琥将学到听到的有关傈僳族传统文化的资料记录下来,反复琢磨,细细品味,谨慎收藏。李琥年轻的心里种下了搜集整理傈僳族歌舞“哪鸶穗瓦器”,让这个古老的傈僳族文化一代一代相传下去的梦想。

1980年,李琥被推选为安一大队文书,1986年,调任本乡新乐村党支部书记,1988年,当选为攀天阁乡副乡长。1990年至1995年曾先后任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和保和镇党委书记;1996年至2003年任维西县林业局局长。参加工作后,不管有多忙,李琥一直不忘搜集整理“哪鸶穗瓦器”,利用下乡、探亲、休假的机会,不断搜集关于“哪鸶穗瓦器”的相关资料。期间,学会了在“你达别本”场合讲“哪鸶穗瓦器”故事和传说,学会了傈僳族“起本”、“吉资”、“菊律”、“玛弓”、“处除”五大乐器的制作技艺。由于李琥生性豪放,乐观开朗,能歌善舞,深受傈僳族群众喜爱,被当地傈僳群众称之为“木刮挚趴”,意译为民间艺人。

一段舞蹈后,乐器停奏,人们停下舞步,来一段对唱,舞步古朴,歌声悠扬……

2003年6月,李琥从维西县林业局局长的岗位上退休了,有了更多的时间搜集整理“哪鸶穗瓦器”。

退休后,李琥拿出多年收藏的记录本,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收集相关材料,为编撰“哪鸶穗瓦器”做准备。2012年12月,李琥以维西县攀天阁乡安一村傈僳族文化为基础,与两位年逾古稀的老艺人研究整理、重新撰写,编导试演。2013年,在州歌舞团傈僳族演员蜂跃宏、余春海等的帮助和支持下,编导出“哪鸶穗瓦器”《傈家老少庆丰收》歌舞,并培训了50多个学生,濒临灭绝的傈僳族民间传统文化——“哪鸶穗瓦器”歌舞再次激发出璀璨的光芒。

说到“哪鸶穗瓦器”,李琥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瓦器器傈僳语意为“踏脚起舞”,故汉语通常把瓦器器译为“跳脚”。现流传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境内的瓦器器可以从一脚跳到十二脚,因而也有人把瓦器器叫做“跳十二脚”,傈僳族则把从一脚到十二脚的瓦器器称之为“哪鸶穗”。“哪鸶穗瓦器”集歌、舞、乐为一体。其来源久远而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劳动创造了一切。从歌、舞来看,“哪鸶穗瓦器”歌舞产生于傈僳族群众处于狩猎和采集为生时代,歌舞以摸拟动物为主,在长期生产活动中,傈僳族群众学会了农耕,逐渐将模拟动物的原始歌舞改编为展示农耕文化为主的原生态“生产舞”。

“哪鸶穗”意为脚搓籼米,寓意为“打粮归仓”。李琥说,傈僳族把“十二脚”瓦器器叫做“哪鸶穗”,是因为“哪鸶”即籼米,是所有粮食作物中一颗穗子里所含米粒最多的作物,表达了傈僳族群众对“蓄满圈、粮满仓”的期盼。其中,融合了傈僳族群众对生产生活的哲理性,傈僳族先辈把一年分为十个季节,在山歌中去找节令栽种农作物,在辛勤劳作中用汗水换来幸福。舞者以各种姿态细致地表现人们挖地、种玉米、锄草、收获归仓等内容,舞蹈中至今还保留了一段“阿乃洒托”即模仿乌鸦走路的动作,为舞蹈增添风趣。“哪鸶穗瓦器”歌舞充分展示了傈僳族先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整个舞蹈,充满了对大自然尊崇和敬畏。

说到“哪鸶穗瓦器”的跳法,李琥边讲解边做示范。看着李老踏歌而起,耳边仿佛响起傈僳族“起本”、“吉资”、“菊律”、“玛弓”、“处除”大合奏,依稀看见一群长裙妇人和长衫男子手挽手,围成一圈,合着节奏,悠悠起步,一段舞蹈后,乐器停奏,人们停下舞步,来一段对唱,舞步古朴,歌声悠扬……

“哪鸶穗瓦器”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寓意。舞蹈节律鲜明,刚柔并济。

据李琥介绍,“哪鸶穗瓦器”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寓意。舞蹈节律鲜明,刚柔并济,错落有致,舞步的跳、抬、移、踢等层次变化分明。整个舞蹈以“提托瓦”(一脚起步)为基本动作,在此基础上反复派生其他动作,动作变化主要在于脚,于粗犷中见细腻。

第一段舞步叫“依睹睹”,有开头或起源之意。这个舞段每向前一小步就要往后退一脚,傈僳语称这种舞步为“提托瓦”(一脚)。第二段舞步叫“依正抓”,有探寻前进路途的意思。舞步第一段稍快、急促。傈僳语称这个舞段为“尼托瓦”(二脚)。第三段舞步叫做 “阿乃洒托”,又称“洒托瓦”(三脚),模仿乌鸦走路,跳起欢乐的舞蹈,此舞段诙谐风趣。第四段“瓦爪提托”,又称“瓦爪哩托”(四脚),此舞段有山花盛开、布谷鸟鸣,栽种忙的意境。第五段“瓦爪尼托”,又称“瓦爪娃托”(五脚),寓意为:鸡不扒食吃不饱,人不辛苦钱(粮)不来,让我们跳起鸡扒食的舞步吧。第六段“瓦爪洒托”又称“瓦正麻纳玛”(六脚)寓意为:蜜蜂采蜜储冬粮,我们要抓紧节令种夏粮。此段舞步由慢而快,由舒缓而急促。第七段舞“瓦彦提托”又叫“串喘瓦”(七脚),寓意为:欢快地跳起来,连续跳起来,要进山寻找盘中食,祈求大自然的恩赐。第八段舞“瓦彦尼托”又称叫“瓦彦恒托”(八脚),此段舞步展示了秋天来,庄稼开始成熟,看着丰收在望的田野,人们欢乐幸福的心情。第九段舞“瓦彦洒托”又称“瓦颜麻纳玛”,此舞段展现了霜降后,人们秋收秋种忙的景象。第十段“哪鸶穗提托”又称“瓦爪此托”(十脚),第十一段舞称“哪鸶穗尼托”也称“瓦爪此提托”(十一脚),第十二段舞称为“哪鸶穗洒托”也称“瓦爪此尼托”(十二脚)。第十、十一、十二段舞,生动地表现了傈僳族群众在辛苦一年后,欢聚一堂,庆祝丰收,祈福来年幸福的欢乐场景。

一分辛苦,一分收获。2013年12月6日,在云南省第八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中,李琥编导参与的器乐节目《瓦器器》荣获银奖和传承奖;2015年,李琥撰写《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攀天阁傈僳族民间传统文化》一书出版发行,此书为各级文化部门逐级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完整的“哪鸶穗瓦器”一手资料,为维西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余丽芹)

责任编辑:鲍江平